读乔伊斯

转自大益文学:

我此刻正在读乔伊斯,感觉非常不错——不是《尤利西斯》,是他给女友的那些“黄色”情书

我多么希望能给此刻睡着的你以惊喜!我现在想要亲吻你的某个地方,一个奇异的地方,诺拉。不是吻在嘴唇上,诺拉。你知道是哪儿吗?

我甜美的小婊子诺拉,你这放荡的小姑娘,读着你的来信,我就高潮了两次,是你叫我这么做的。我很高兴你能喜欢后背式。没错,现在我还能记得那天晚上,我们缠绵了很长时间。那是我使的最放荡的姿势了,宝贝儿。 

(中略:细节描写,直白露骨,口味过重;有兴趣的朋友读原文领略一下。)

宝贝儿,你划了横线的一个词令我更加难以自持。跟我写写更多你的情况,尽量甜美地,淫靡更淫靡地。

——詹姆斯·乔伊斯1909年8月31日、9月2日给女友诺拉·巴拉克尔的信

 詹姆斯·乔伊斯(James Joyce 1882-1941),爱尔兰作家、诗人,后现代文学的奠基者之一,其作品及“意识流”思想对世界文坛影响巨大。

文益君对文学大师们的情书早有领教,福楼拜的浪漫热烈,布考斯基的激情四射,卡夫卡一如其作品的暗喻和梦幻交织,奥斯卡·王尔德的唯美抒情……作家们在情书中的豪放和浪荡,比在作品里更加直接,即使是海明威的冰山式,也极具画面感。不过,他们的豪放浪荡,也有文字的含蓄和诗化处理,至少编辑这些文字的出版人能做到。而重口味情书之王詹姆斯·乔伊斯的情书,却让读者咋舌,除了直白、露骨、无法含蓄和诗化之外,还有对变态情欲的极度渴求。

由于童年时代紧张的家庭环境,他与母亲的关系处于一种焦虑中,他对母亲不闻不问,但是母亲又是他摆脱不了的记忆。恋母贯穿了乔伊斯一生的情欲生活,他于1909年12月13日给女友诺拉·巴拉克尔的信中写道:

我不止需要你的身体(如你所知),我还需要你的陪伴。我亲爱的,我认为比起你给予我的灿烂慷慨的爱,我给你的爱显得非常可怜和俗套。但它是我能给你的最好的东西,我亲爱的甜心。拿去吧,我的爱人,拯救我、庇护我。正如我告诉你的,我是你的孩子,你必须严厉待我,我的小妈妈。尽你所愿地惩罚我。我会很高兴地感受我的肉体在你手掌之下的刺痛。你知道我指的是什么吗,诺拉亲爱的?我希望你会抽我,或者,甚至是鞭打我。不是开玩笑的,亲爱的,而是认真地抽打在我赤裸的身体上。我希望你壮实些,更壮实些,亲爱的,有一部硕大丰满的骄傲胸脯,和硕大肥实的腿。我很乐意被你鞭笞,诺拉爱人!我很乐意做一些让你不快的事情,甚至一些琐碎的事情,也许是我让你发笑的相当下流的习惯之一;然后就会听到你叫我去你的房间,发现你坐在一把扶手椅里,肥实的大腿叉开来,脸因为生气变成深红色,手里握着一根藤条。看着你指出我干了些什么,然后愤怒地动起来,把我拽到你面前,脸朝下横在你大腿上。然后感到你的手扯下我的长裤和里面的衣服、挽起我的衬衣,我在你强壮的胳膊和大腿间挣扎,感到你弯下腰来(就像一位生气的护士拍打孩子的屁股),直到你硕大的丰满乳房几乎要挨上我,然后感到你恶狠狠地鞭打、鞭打、鞭打在我赤裸颤抖的肉体上!

1904年6月10日,在都柏林的纳索大街上,22岁的乔伊斯撞了大运,遇上了年方20的诺拉,并对她一见倾心。

詹姆斯·乔伊斯和诺拉·巴拉克尔

我亲爱的棕色伤感小鞋:

你的手套整夜都躺在我身边——敞开着——不过在别的方面,它自我控制得很好——和诺拉一样。请不要再系那个束胸带了,因为我不喜欢拥抱一个信箱。

长吻你粉颈25分钟

然而乔伊斯与传统宗教观、道德观和家庭观的势不两立,势必将粉碎诺拉想要建立家庭的梦想——有一个带有窗帘、家具和邻居的漂亮的家。

乔伊斯否定了她的全部打算。

多情的诺拉以一种满不在乎的态度允诺了乔伊斯私奔的要求,1904年10月8日,两个人偷偷乘船离开了爱尔兰,开始了一生的流亡生活。诺拉明知即将面对的是贫寒和动荡,生儿育女和客死他乡,却义无反顾地终其一生追随乔伊斯。

两人也有过危机与误会,最大的一次莫过于乔伊斯听信了嫉妒者的谎言,认为诺拉背叛了自己,从而写去了心肝俱裂、满纸泪水的信,绝望地控诉又悲伤地乞怜。

现在是早上6点半,我在寒冷中写信。整个晚上我都睡不着。乔治是我的儿子吗?我在苏黎世第一次和你睡觉是10月11日,而他生于7月27日,总共是9个月零16天。我记得那天晚上的血非常少。你来我身边之前被什么人干过吗?你告诉过我,你在旅馆的时候,有个名叫霍洛汉的绅士想戴着他们称之为“保险套”的玩意儿干你。他干了吗?或者你只是允许他用手爱抚你触摸你?告诉我。当你和那个人在道铎河附近的田里亲吻的时候,你们躺下了吗?你把手像在黑暗里放在我身上那样放在他身上,向他说你对我说过的“亲爱的,这是什么”了吗?  ……  噢,诺拉!诺拉!诺拉!我正在向那个我爱过的女孩说话,她有一头棕红色头发,她从容地向我走来,如此自如地把我揽入怀中,让我成为一个男人。斯坦尼的钱一到,我就动身回的里雅斯特,然后我们就可以为下一步做最好的安排。噢,诺拉,我的幸福还有希望吗?还是我的生活已经破碎?他们说我肺痨在身。如果我能忘掉我的书和孩子们能忘掉我爱的女孩对我不忠,只记得我用孩子气的爱情的眼睛所看见的她,我生命结束的时候会心满意足。我感觉多么苍老,多么可怜!

诺拉在痛苦与无奈中,以特有的包含着痛苦与尊严的方式,等待着乔伊斯自己明了真相。

我亲爱的,你没给我写信我心里糟糕透顶。你病了吗?我把这件事告诉了我的一个老朋友,伯恩,他庄重地站在了你那边,说它完全是一个“该死的谎言。” 我是个多么不值一文的家伙啊!但从此以后我不会辜负你的爱,最亲爱的。我今天寄了三大袋带壳的可可给你。收到后告诉我。我妹妹波比明天动身。今天我签了一份《都柏林人》的出版合同。替我向斯坦尼道歉,我没给他写信。我可爱的高贵的诺拉,请你原谅我可鄙的行为,但亲爱的,他们合谋起来让我发了疯!亲爱的,我们会击败他们懦弱的阴谋。原谅我,甜心,好吗? 就对我说一个字,最亲爱的,一个否认的字,噢!那样我会幸福难禁欣喜若狂!你好吗,亲爱的?你不恼怒,对吗?不要再读我写的那些讨厌的信。我当时愤怒得发狂。 我现在必须下去一直走到邮政总局去寄这封信了,因为这儿的邮局已经关门了:现在是晚上1点。晚安,我的宝贝儿!没有男人,我相信,配得上女人的爱。 我亲爱的,原谅我。我爱你,因而一想到你和那个下流无耻的卑鄙小人就发狂。诺拉,亲爱的,我低声下气地向你道歉。再次把我揽在怀中。让我配得上你。我会征服世界,那时你会站在我身边。…… 让我亲吻你的唇,我的爱人。我的吻会给你的心带来平静与安宁,现在安心入眠吧,你这颗不安的心。

1898年乔伊斯进入都柏林大学专攻哲学和语言期间,英国文学杂志《半月评论》发表他的关于易卜生作品《当我们死而复醒时》的评论:《易卜生的新戏剧》。此文获得年过七旬的易卜生的称许,使乔伊斯深受鼓舞,从而坚定了他走上文学道路的决心。

乔伊斯作品中最为鲜明的艺术特色和结构技巧是“顿悟”的运用,作品充分展示人物的心理变化历程和对生活、对人生的感受和理解,这种感受和理解在潜意识中加工爆发,“一种猝然的心领神会”。“顿悟”原为基督教神学术语和佛教禅学术语,指上帝显灵或天人感应而进入豁然开朗的境地。乔伊斯作品中的主人公经历迷惑困顿,后如梦初醒,顿时看清自己所处的窘境,并从中体悟人生的本质的内在体验,在其《都柏林人》中的十五个短篇里都有体现,其中以《阿拉比》最为突出,这种和宗教顿悟如出一辙的艺术特色,使得看似平淡无奇的手法和描写,却引领读者对社会对人性的深入思考,和对自我内心经验的深刻比照。

 《都柏林人》

宗教顿悟的本质是重建生命秩序,重建人生信仰。显然乔伊斯的顿悟与宗教顿悟背道而驰,他只要真相,而不屑于重建生命秩序和人生信仰。这也是乔伊斯终其一生离经叛道的根源。乔伊斯对自己的天才毫不掩饰,这种不掩饰,有他反叛性格的特质。学生时的乔伊斯就表现出相当的自信,当然也表现出了一个天才的眼界。他不同意文学前辈叶芝的文学观念,在表述完自己的异见后,道歉说:“您也明白,我对您有欠恭敬,这是因为毕竟您和我都终将被人遗忘。”

1.首饰篇

你问我爱你有多真,月亮代表我的心。爱她就为她摘星星,摘月亮。

我们以极大的兴趣拜读了小说稿,极愿将小说付梓,然小说的长度是我们目前难以逾越的障碍。任何一个印刷商都不愿承印此书,而按我们现在的出版周期,出版一本300页的书,至少需要两年时间……故将手稿退还于您,还望海涵。

——《尤利西斯》退稿信

《尤利西斯》

《尤利西斯》作为意识流小说的代表作,被誉为20世纪百大英文小说之首、 20世纪最伟大的小说。 就一本书的内容和形式来说,《尤利西斯》对小说写作的边界都做了极限探索,它在创作手法和谋篇布局上的标新立异和别具一格,以及作家以一种本能的感觉,捕捉转瞬即逝的意念,写下感知过程、情绪体验和辨识的内在发生,淋漓尽致地展示了西方人的现代意识。乔伊斯成功地发掘,并展示了人们头脑中潜意识和无意识的广阔领域,无疑是对传统文学的有力挑战。这部西方小说史上最富有新意和实验性的作品,通过对都柏林的小市民利奥波德·布鲁姆1904年6月16日这一天在都柏林街头游荡18个小时的经历,向人们展示了一幅人类社会的缩影,通过对一个人日常生活和精神变化的细致刻画揭示了人类社会的悲欢喜乐。

《尤利西斯》中都柏林小市民布鲁姆游荡街头的日子,后来成为纪念《尤利西斯》这部巨著的诞生的日子——布鲁姆日。每年的6月16日,世界上60多个国家的乔伊斯迷都会聚在一起,举行各种各样庆祝活动。

国外庆祝布鲁姆日

布鲁姆日在上海

物极必反的古老哲理和乔伊斯历史循环的观点,都指向事物总是从终点回到起点,而起点正是终点。这在乔伊斯的著作里体现的尤为突出,《芬尼根守灵夜》的第一句是全书的结尾,结尾一句是全书的开头;《尤利西斯》从第一章读起和从最后一章倒着读,甚至随手挑出任何一段读起完全没有区别。这种任一起点,都能回到终点,甚至永远循环没有终点(如果你有兴趣,可以一直读下去)的循环阅读,文字从虚无中诞生又在虚无中消亡,除了虚无,别无其他。乔伊斯是水瓶座,水瓶座是生命的最初形式,是生命可辨认的第一个阶段。而我们能理解、想象的极限,对生命能揣测的最基本的极限,便是感知。水瓶的存在就在于像镜子一样映照自然,除了映照外无进一步加工。

苏珊·桑塔格阅读《芬尼根守灵夜》作的注释

文益君在读《尤利西斯》的时候,心里一直有一个疑惑:到底精神健康到何种程度的人才能写出《尤利西斯》这样一部巨著?或者换一种说法,精神不健康而能保持理性清醒的极限是什么?乔伊斯一定不能经历这两个点中间的过渡区域,而是在起点和终点衔接之处来回晃荡。用专业的眼光分析,乔伊斯在写作中的表现如此的独一无二,且无法归入任何一种已经被确认的精神类疾病或精神疾病倾向中。虽然,荣格说露西亚的精神疾病来自遗传,老乔伊斯躺了枪,但他终其一生担心自己精神失常,是否可以以此为线索探讨一个人精神不健康而能保持理智、清醒的极限问题?

1904年6月16日,也是乔伊斯和诺拉第一次约会的日子,他把那天看作是他一生中最重要的日子。他曾在一封写给诺拉的信中向她表白:”你是我唯一的爱人,你完全控制了我,我知道并感受到,如果我想在将来创作出优秀的作品来,唯一应该做的就是倾听你的心声。”他不断地对她述说,将自己完全剖开,其最为脆弱、最为敏感、最为多情、最为兽性、最为隐秘的部分,都毫不遮掩地指给她看,并且要求从诺拉这里得到回应,而他把诺拉的回应、情绪、言语、甚至她所说的爱尔兰方言土语都写进了他的作品。

乔伊斯对诺拉用心专一,诺拉对乔伊斯忠贞不渝。1931年,乔伊斯49岁,诺拉47岁,为了孩子们能享有继承权,两人才正式结婚,此时离他们相约私奔已过去27年。

乔伊斯与诺拉甚少分离,两人相濡以沫近四十年。1941年1月10日,乔伊斯因十二指肠溃疡穿孔住院,并于13日凌晨去世,爱尔兰政府拒绝乔伊斯回国安葬,诺拉几经周折未果,乔伊斯被葬在苏黎世的弗伦敦公墓。10年后,诺拉葬在了乔伊斯的墓旁,永远和乔伊斯相守在一起。

诺拉独到的地方在于,她在另一个向度上有着与乔伊斯一样强大的精神,因而既不与乔伊斯陷入相同的感伤主义与浪漫主义,又能在激情的角度激荡乔伊斯,让他的感情得到宣泄之后,更加丰沛,向更高的层次发展。 这或许就是乔伊斯心中的“小妈妈”的魅力所在吧。

 

我此刻正在读乔伊斯,感觉非常不错,继续读下去!

Advertisement

About 诗东西 Poetry East West

Chinese-English bilingual magazine (will include more languages), published in Los Angeles USA, printed in Beijing China. ISSN 2159-2772

Leave a Reply

Fill in your details below or click an icon to log in:

WordPress.com Logo

You are commenting using your WordPress.com account. Log Out /  Change )

Facebook photo

You are commenting using your Facebook account. Log Out /  Change )

Connecting to %s

%d bloggers like thi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