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nouncement of the 2017 Poetry East West Prizes, DJS Translaiton Prize, and Hushi Poetry Prizes:
For furthur informaiton, please contact poetryeastwest@gmail.com
1. The 6th Poetry East West Prizes:
Poetry Prize: Jiang Hao
Young Critics Prize: Wang Dongdong
Translaiton Prize (China): Ha Sen (for her translation of Mongolian poetry into Chinese)
Translaiton Prize (International) Sergio Eduardo Cruz (Mexico) (for his translation of Duo Duo’s poetry into Spanish)
2. The 7th DJS Translation Prize:
2017 DIS Translation Prize is awarded to Rati Sexena (India) and her translation team — Neetta Porwal, Rajlakshmi Sharma, and Rachana Srivastava — for completing jointly the translation of One Hundred Poems from China 1916-2016 into Hindi.
3. The 2nd Hushi Poetry Prizes:
Poetry Prize: Zhu Zhu
Poetry Critics Prize: Jing Wendong
First Poetry Book Prize: Yang Zheng
First Poetry Book Prize for Young Poets: Shi Si, Yang Biwei
2017年度诗东西奖·DJS奖·胡适奖揭晓
第六届诗东西奖、第七届DJS奖、第二届胡适奖,三个独立奖项联合网上颁奖:
♦诗东西诗歌奖:
蒋浩一方面从西方现代主义中攫取了强大的动力,另一方面在近年来也重新激活了东方古典文化的深层宝藏,开拓出他特有的开阔范式。在对当代诗写作可能性的持续探寻中,蒋浩展现出深具个人成熟而独特风格的卓越才能。对古典精神及现代技艺的深入,亦使他在成为最具承续感的诗人的同时,又与传统保持一种微妙的步调而获得了对当代诗表现力与语言韧性的巨大拓展和突破。在长期写作中,他使中国诗“字字经营”的伟大传统复活于新诗领域,在不同的诗篇里,各臻于料峭、远大或恢弘之境,用至为创造性的当代修辞触及了个人与社会经验的深度。他的努力,使我们看到永无止境的探求之心如何在艺术中得到具体的落实。(孙文波、杨小滨执笔)
♦诗东西青年批评奖:
王东东兼具诗人、学者、译者、批评家四重身份,他在文献爬梳和现场观察、异域之眼与本地音调之间自如地腾挪、切换,以寻求把握现实情境和参与汉语实践的有效形式。仅就诗歌批评这一维度而言,他既具备现代文学研究训练所提供的史学眼光,自觉将当代书写置于总体的变动之中加以考察;又具有特殊的思辨能力,能从理论层面就种种表征给出独到的诊断;同时亦不乏作为创作者所必须的敏锐感受力,由此得以真正领悟词语运作的氛围——这样的结合使文本的褶皱在他的读解中获得充分的审视。(蔌弦执笔)
♦诗东西翻译奖(国内):
蒙古族诗人哈森的诗歌翻译,带来一种新鲜陌异的感觉,她翻译的蒙古国70后女诗人作品,句式奇妙,让人疑惑“这是蒙古族汉语?”“蒙古国的当下诗歌竟有如此之好?”这就是少数民族翻译家从母语到母语的翻译优势。哈森以及更多民族翻译家的挖掘和译介(直接从原文翻译),为中国诗人了解周边国家的诗歌状况提供了难得的一手资料。(明迪执笔)
♦诗东西翻译奖(国外):
塞尔希奥·爱德华多·克鲁斯(Sergio Eduardo Cruz, 1994-),语言天才,墨西哥当今最优秀的青年诗歌译者(极少数之一),大学期间翻译了庞德(晚期诗)、休斯,以及罕见的塞尔维亚诗人,使他成名的还包括《法国诗人选》(1950年-至今),大学毕业前参与《中国新诗百年孤独》的翻译,完成《多多诗选》(2016)。他的翻译语言精美,精炼,精到,引起拉美诗人对中国当代诗的好奇与关注。他以诗人的敏感捕捉到不同诗人的语言风格,语气,语调,他的译本既当下,又具有一种超越当下的神秘魅力。(阿里·卡德隆、明迪执笔)
♦DJS翻译奖:
印度女诗人拉蒂·萨克辛娜 Rati Sexena,同她带领的翻译团队(Neetta Porwal、Rajlakshmi Sharma、Rachana Srivastava),合力完成了中国新诗百年百首的翻译,这是即将在印度出版的首部中国新诗选集。这四位女诗人在翻译上都颇有建树,获得过印度本土其它翻译项目的奖项,但她们并不从经验出发,而是带着新奇的眼光深入文本,以诗人的语言再创造,既严谨又有极具个性的发挥,使中国诗人在印地语言里获得新生。(DJS团队)
♦胡适诗歌奖:
朱朱参与并塑造了新诗百年以来最具活力的时段,其诗艺熔铸新旧,汇通中西。在众多美妙的诗篇里,他以一颗敏感细腻的诗心将精巧结构与精致语言融于一炉,呈现为文字的绵密织物、思想的渊深面容。他新近出版的诗集《五大道的冬天》,既有向古典心灵的致敬,又有朝向异域经验的开掘,勾勒出勇猛精进与自我完善的心灵景致,呈现了丰沛而持续的活力。他是“汉语的神射手”、“罕见的男低音”,“永远在追问最初的、动人的一瞥”,是当代诗领域少有的会心人。(茱萸执笔)
♦胡适批评奖:
敬文东的诗歌批评兼具敏锐的洞察力和独特文风的魅力。他总能够出人意表地找到进入诗人诗作的秘径,然后自如地游弋于其内外;或发人深思地勾联出不同问题节点之间的内在肌理,表现出强悍的整合力和纵深感。他的诗歌批评有着极为开阔的综合性视野,那些穿插着各类看似庞杂繁复、实则经过拣选的理论与文本材料的阐述,不是平铺叠加,而是一种立体构造,绽放出夺人眼目的光彩。(张桃洲执笔)
♦胡适翻译奖:
上世纪70年代后期开始,陈黎、张芬龄夫妇出于通讯交流的“垦荒”诉求而致力于迻译外文诗篇,精密劳作历四十载,事业渐成“声东击西”、“南辕北辙”的意外之势:就翻译志趣而论,他们初以英伦“运动派”试手,后续所译诗文则涵盖诸语种及东、西多片大洲,胃口之强健令人惊叹。其译作早先在南地宝岛广为流播并关照于台湾现代诗之进展,近些年则随着大陆出版界的响应而理所应当地受更多读者的瞩目。秉有“适格的翻译”、“雅自然在其中”这类去焦虑化的心态和理念,加之身为诗人的“捕蝶”式的译写本能、身为外语从业者的谨严恪守,陈黎、张芬龄夫妇借由精准译笔而贴身实践于现代感受力的赋形,执着于复活异质语言间亲缘性的深度与光晕。他们为汉语书写共同体所贡献的那部分,不单是卓著的,更具有延展性和可持续性。(秦三澍执笔)
♦胡适诗集奖:
杨政《苍蝇》(2016年出版,为作者第一部正式出版的诗集)
杨政杰出的诗歌书写在当代中国新诗史上别具一格,他的作品晶莹剔透、质地饱满如玉;他对复杂性的追求所达致的境地大大提升了当代诗歌写作的高度,而他隐士般漠视诗歌功利的态度,则赋予了汉语诗歌以高贵的品质。他所代表的诗歌隐在谱系至今仍然被批评界所忽视,却难掩其自身的尊严与超凡脱俗。(西渡执笔)
♦胡适青年诗集奖:
拾肆《灾难酒馆》(2017年印行,独立出版,“蓝谷地诗丛”之一)
拾肆的诗吸收了各种前卫元素,融合、打破了现代诗歌的经典范式,以原创性风格与独到认知,表现了一个他所关心却又困扰他的不断流变的现代世界。他并不是让各种时髦元素粗暴地套嵌于公共桂冠上,而是建造一个充满活力的“大厅”,一切尚且幼嫩的闪光都在被尊重的前提下觅得位置、发出声音并传达观点。看似纷杂的来源,在高度专注的主题下,共同犁入更罕为人知的地带,并最终得以交响。(雅风执笔)
杨碧薇《坐在对面的爱情》(2016年出版)
杨碧薇是近些年成长起来的众多年轻诗人中成绩非常突出的一位,她的诗有个人的疼痛,也有隐秘的欣喜甚至幽默,更难得的是她诗中潜藏着的悲悯。这些特征糅合在一起,使她的诗歌更有力度,更早进入成熟、宽阔、甚至驳杂的写作境地。杨碧薇因此在揭示复杂的现代经验方面,积攒甚至发明了专属于她自己的方式。(王璞执笔)
诗东西/DJS书社/胡适奖2017年特约评委组
2017年11月15日
国内联系方式:poetryeastwest@163.com
国外联系方式:poetryeastwest@gmail.com
thanks a lot, we enjoyed Chinese poetr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