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节已越来越普遍,但以促进评论为主的诗评节却不多见。题为“占领纸面”以诗歌批评为主的“文学评论+活动节”于3月18-20在美国圣地亚哥举行。
“占领纸面”似乎有与网络诗歌竞争的意味,但更多地还是与纸媒上的垃圾文字抢占空间。
“诗”的定义也越来越宽泛,精彩,与时俱进。是否必须以“分行”来界定诗歌?那些没有诗性的“散文诗”是否还可以被称为“诗”?而不以“散文诗”自称但极具有诗性的散文为什么不可以被称为“诗”?何谓“诗性”,如何界定诗性…… 问题很多,答案是敞开的。
该诗歌节的一个重要部分为,每一位文学编辑和文学评论者推荐一首好“诗”。
————————
诗歌节无非是聚会,但空谈无用,“空口无凭”,最后必须形成文字——无论是付诸于网络,还是纸媒。
由此,一个规模盛大的诗歌节也可以在网上举行。甚至在纸上召开。
———————— 别开生面的纸上诗歌节:
青年诗人伊利亚·卡明斯基主编的《国际诗歌》(或译为《诗国际》)年刊,今年年初以18/19双年刊形式正式出版,大16开,730 页。内容十分丰富,仅目录就占17页。以诗歌作品为主(因是国际诗刊,翻译作品占很大比例),兼有散文,诗剧,诗歌评论/新诗集书评,翻译随笔,模拟访谈 等,并有一个散文诗专辑。国际化,经典化。栏目特约编辑明迪客串组编的[中国诗人专辑],展示有11位当代诗人的作品精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