象罔|2019/7:诗的语境批评和伦理(访谈上)
受访者:
钟鸣 诗人,随笔作家。1953年12月生于四川成都,1982年毕业于西南师范大学中文系,1978年正式写现代诗,早期诗作刊发于《星星》、香港《星岛日报》、《今天》(海外版)、台湾《创世纪》等。1991年短诗《凤兮》获台湾《联合报》第14届新诗奖。1991年随笔集《城堡的寓言》出版,1995年随笔集《畜界,人界》出版。1998年3卷本随笔《旁观者》出版。2003年出版诗集《中国杂技:硬椅子》,2011年出版随笔《涂鸦手记》,2015年出版诗集《垓下诵史》(台版)。2016年获“东荡子”诗歌奖评论奖。
访谈者:
张媛媛 中央民族大学文学院在读硕士生,研究方向为中国当代诗歌。
付邦 中央民族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在读硕士生,研究方向为中国古代历史地理。
时间:2019年7月14日 14:00-18:00
地点:四川成都点石斋
张媛媛:钟老师您好,我打算写一篇关于您的论文,这次来访准备了几个问题想要请教您。几年前我的师兄师姐们曾经来拜访过您,由当时的访谈内容梳理而成的《蜀山夜雨》及《“旁观者”之后》我也反复读过。因为那次访谈主要是关于“四川五君”的,所以您谈论其他诗人谈得比较多。而我这次主要想了解您个人创作方面的情况。
钟 鸣:没问题,你对我基本已很了解,也写过文章,虽不长,但我觉得角度不错,随意聊聊吧,想问什么都可以。
全文
https://mp.weixin.qq.com/s/dZbXmpEYNx8LvJQtOHFLHw
https://mp.weixin.qq.com/s/IDWxMtbEdPCyIbYzGR2E8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