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略特:完美诗人的不完美人生

林德尔·戈登是来自南非的学者,凭借她的文学传记类作品而享有盛名。她的第一部传记作品《早年艾略特》,最开始是她的博士论文,英国学院授予了这部作品“Rose Mary Crawshay”奖。

历经20年成书的《T.S.艾略特传:不完美的一生》,则是戈登以独特的方式对围绕着传记写作相关问题的回应。这是一本材料丰富、研究扎实的著作,有重要的学术价值,被广泛认为是20世纪最伟大的文学传记之一。其中的大量信息,包括对书信、影像、手稿的征引,以及对时间节点的佐证和对历史情境的还原,都首见于这部传记中。但它的伟大之处,如译者许小凡所说,“还在于为艾略特的作品本身赋予了与生活事实同等程度的真。换言之,正如戈登开宗明义表示的,在艾略特诗歌‘去个人化’的外壳之下,‘往往是对个人经历的如实重构’;而这一维度的真实就超越了考据意义上的真,逼近位于现代主义核心的内在真实。这类着眼于内在真实的传记不仅贴近戈登反复援引的新英格兰为灵魂作传的传统,也更加符合艾略特自身对传记的理解。艾略特拒绝后世为自己立传,却反复提及诗歌作为传记的可能性:‘每首诗是一则墓志铭’,而它铭刻的更多是平静表面下的暗流——‘一刹那果决献身的勇气’。”

与戈登同样着迷于展现作家生涯的科尔姆·托宾在《大师》中写道:“他把那么多私密的东西变成了文字,但他最需要写下的东西,却永远不会被读到、不会发表、不为人所知,也将不被人理解。他为此感到奇怪,又几乎难过起来。”任何一个严肃写作的人都面临相似的问题:最需要言说的,恰恰是作品与传记性事实所共同缄默的。但也恰是这样的留白给了好的传记流动的空间:在外在事件与作品记述之间的余裕里,有据的想象和有度的共情飞针走线,将人生的碎片连缀成一块织锦。

戈登以明智的同情,穿梭于艾略特的人生与作品,带着对艾略特诗歌与戏剧无懈可击的谙熟和深刻理解,刻画出了一个精妙入微的艾略特形象:他有着清教徒式的克己,在一个相对主义盛行的世俗化时代里平庸度过一生的图景令他恐惧;他奋力前行,觉察着“平庸的人无法感知的战栗”。优秀的传记,不是运用史料做一些无聊、琐碎的考据,《T.S.艾略特传:不完美的一生》绝非一本关于艾略特的八卦传记,而是关于感情、关于知识分子在重要历史时刻的选择。

全文:https://www.poemlife.com/index.php?mod=newshow&id=11281

Advertisement

About 诗东西 Poetry East West

Chinese-English bilingual magazine (will include more languages), published in Los Angeles USA, printed in Beijing China. ISSN 2159-2772

Leave a Reply

Fill in your details below or click an icon to log in:

WordPress.com Logo

You are commenting using your WordPress.com account. Log Out /  Change )

Facebook photo

You are commenting using your Facebook account. Log Out /  Change )

Connecting to %s

%d bloggers like thi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