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我们认识了这11位强大的女性

转自NYT:https://cn.nytstyle.com/culture/20171218/extraordinary-women-2017/?utm_source=tw-nytimeschinese&utm_medium=social&utm_campaign=cur

2017年,我们认识了这11位强大的女性

2017年12月18日

伦敦——自2002年开设以来,“周六人物”(Saturday Profile)便旨在向《纽约时报》的读者介绍世界各地的人。读者可能从来没有听说过这些人,但他们过着有趣的生活,做过不同寻常的事情,或者刚刚有了一段非凡的经历。

我们要找的人通常不是国家领导人、轰动性的电影大片主演或畅销书作者。我们会把这些人留给本报的相应版面。我们的报道对象更有可能刚出狱,或刚写完第1547本小说

又或者,今年是一群有跟虐待、性或其他有关的故事要讲的女性。她们其中几个人在我们的页面上分享了“我也是”(#MeToo)的经历。卡洛塔·加尔(Carlotta Gall)讲述了汉达·阿亚里(Henda Ayari)的故事。后者是一名拥有北非血统的法国公民,也是一名反萨拉菲派活动人士。她指控牛津大学某知名教授强奸了她。

倡导“女权主义外交政策”的瑞典外交部长玛戈特·瓦尔斯特伦(Margot Wallstrom)向埃伦·巴里(Ellen Barry)敞开心扉,回忆了自己年轻时被当时的男友虐待的经历。她以前从未公开说过此事。

今年,我最喜欢的人物报道可能是Kiki Zhao对中国目前读者最多的诗人之一余秀华激动人心的描写。余秀华是一个了不起的人。她患有脑瘫,过去41年里大部分时间生活在农村,在一张矮桌子上写作。高中没毕业的她说自己“在能读它们(名著)之前,我就知道如何写作了”。现在,她受邀前往斯坦福大学等地,她不愿被比作艾米丽·迪金森(Emily Dickinson)。

因此,看看吧。我真诚地希望你们会喜欢它们,就像我在挑选和编辑它们时那样。

马纳尔·阿尔-谢里夫(Manal al-Sharif)

马纳尔·阿尔-谢里夫最有名的,是挑战她的祖国压制女性的法律和习俗。

Nathan Bajar for The New York Times

马纳尔·阿尔-谢里夫最有名的,是挑战她的祖国压制女性的法律和习俗。

《一个开车从来不回头看的沙特女子》(A Saudi Woman Who Got Behind the Wheel and Never Looked Back)

马纳尔·阿尔-谢里夫最有名的,是挑战她的祖国压制女性的法律和习俗。

埃玛·莫拉诺(Emma Morano)

埃玛·莫拉诺一生中唯一的成就可能就是坚持。她活了117岁,并把自己的长寿归功于生鸡蛋和没有丈夫。

Alessandro Grassani for The New York Times

埃玛·莫拉诺一生中唯一的成就可能就是坚持。她活了117岁,并把自己的长寿归功于生鸡蛋和没有丈夫。

《在生前留下的物品中回忆世界上最长寿的人》(Remembering the World’s Oldest Person, in the Objects She Left Behind)

埃玛·莫拉诺一生中唯一的成就可能就是坚持。她活了117岁,并把自己的长寿归功于生鸡蛋和没有丈夫。她于4月15日去世。

玛戈特·瓦尔斯特伦(Margot Wallstrom)

9月,瑞典外交部长玛戈特·瓦尔斯特伦在联合国大会上。

Lucas Jackson/Reuters

9月,瑞典外交部长玛戈特·瓦尔斯特伦在联合国大会上。

《受虐待经历影响的瑞典“女权主义外交政策”倡导者》(Sweden’s Proponent of ‘Feminist Foreign Policy,’ Shaped by Abuse)

玛戈特·瓦尔斯特伦在20多岁时结束了一段充满暴力的感情。作为外交部长,她正在一个传统上属于男性的领域里挑战各种假定。

汉达·阿亚里(Henda Ayari)

汉达·阿亚里谴责激进的伊斯兰教,制造了一场风暴。现在,在“我也是”运动的鼓舞下,她指控牛津大学的一位教授强奸她。

Dmitry Kostyukov for The New York Times

汉达·阿亚里谴责激进的伊斯兰教,制造了一场风暴。现在,在“我也是”运动的鼓舞下,她指控牛津大学的一位教授强奸她。

《我无法忘记那天晚上和他在一起时发生的事》(‘I Could Not Forget What Happened to Me That Night With Him’)

汉达·阿亚里谴责激进的伊斯兰教,制造了一场风暴。现在,在#我也是 运动的鼓舞下,她指控牛津大学的一位教授强奸她。

杨金秀(Olive Yang)

杨金秀拒绝了与生俱来的权利,成了一个女扮男装的军阀和鸦片走私犯。

Gabrielle Paluch

杨金秀拒绝了与生俱来的权利,成了一个女扮男装的军阀和鸦片走私犯。

《出生于缅甸皇室的她成为军阀和大毒枭》(The Female Warlord Who Had C.I.A. Connections and Opium Routes)

生于缅甸皇室的杨金秀于7月31日去世。她拒绝了与生俱来的权利,成了一个女扮男装的军阀和鸦片走私犯。

阿斯利·埃尔多安(Asli Erdogan)

“悲观、消极”的小说家阿斯利·埃尔多安正在努力加工处理自己的可怕经历:数月的牢狱生活。

The New York Times

“悲观、消极”的小说家阿斯利·埃尔多安正在努力加工处理自己的可怕经历:数月的牢狱生活。

《被撕破的芭蕾舞鞋和突变的生活》(Torn Ballet Shoes, and a Life Upended)

“悲观、消极”的小说家阿斯利·埃尔多安正在努力加工处理自己的可怕经历:数月的牢狱生活。

莱蒂齐娅·巴塔利亚(Letizia Battaglia)

莱蒂齐娅·巴塔利亚按时间顺序为当地一家报纸记录了七八十年代巴勒莫的黑手党战争。如今,她的照片被一些博物馆和回顾展收录。

Gianni Cipriano for The New York Times

莱蒂齐娅·巴塔利亚按时间顺序为当地一家报纸记录了七八十年代巴勒莫的黑手党战争。如今,她的照片被一些博物馆和回顾展收录。

《一名拍摄黑手党的西西里摄影师和她的“鲜血档案”》(A Sicilian Photographer of the Mafia and Her ‘Archive of Blood’)

莱蒂齐娅·巴塔利亚按时间顺序为当地一家报纸记录了七八十年代巴勒莫的黑手党战争。如今,她的照片被一些博物馆和回顾展收录。

辛塔·努里亚(Sinta Nuriyah)

辛塔·努里亚在印度尼西亚雅加达的家中。她身旁放着她的丈夫、前总统阿卜杜拉赫曼·瓦希德的胸像。

Kemal Jufri for The New York Times

辛塔·努里亚在印度尼西亚雅加达的家中。她身旁放着她的丈夫、前总统阿卜杜拉赫曼·瓦希德的胸像。

《前第一夫人要求伊斯兰教变得宽容并支持女权》(A Former First Lady Presses On for a Tolerant, Feminist Islam)

辛塔·努里亚在印度尼西亚开展她的家庭运动。她举办不同宗教信仰者参加的活动,并建立了一个进步伊斯兰女子寄宿学校网络。

余秀华

余秀华患有脑瘫,过去41年里大部分时间生活在农村,在一张矮桌子上写作。

Gilles Sabrié for The New York Times

余秀华患有脑瘫,过去41年里大部分时间生活在农村,在一张矮桌子上写作。

《余秀华:从普通农妇到著名诗人》(A Chinese Poet’s Unusual Path From Isolated Farm Life to Celebrity)

天生脑瘫的余秀华原本过着平静的乡村生活。现在,她在文坛引起了轰动,她描写情欲的生动诗歌“有明显的血污”。

艾丽斯·斯瓦策尔(Alice Schwarzer)

艾丽斯·斯瓦策尔是女性主义杂志EMMA的创始人。1月,这本杂志迎来了创刊40周年纪念。

Henning Kaiser/picture-alliance, via AP Images

艾丽斯·斯瓦策尔是女性主义杂志EMMA的创始人。1月,这本杂志迎来了创刊40周年纪念。

《一位德国女权主义先锋在痛苦中回顾过去》(A Pioneering German Feminist Looks Back in Anguish)

艾丽斯·斯瓦策尔多年来一直为争取女性权利而斗争。她对像唐纳德·特朗普这样“老式的性别歧视者”能够当上美国总统深感震惊。

玛丽亚姆·谢里夫(Maryam Sharif)

7月,玛丽亚姆·谢里夫在伊斯兰堡前往一个反腐败委员会出庭作证。她是巴基斯坦前总理纳瓦兹·谢里夫的女儿。

Aamir Qureshi/Agence France-Presse — Getty Images

7月,玛丽亚姆·谢里夫在伊斯兰堡前往一个反腐败委员会出庭作证。她是巴基斯坦前总理纳瓦兹·谢里夫的女儿。

《在巴基斯坦的争斗中,玛丽亚姆·谢里夫正处在权力的边缘,也或许是监狱》(In Pakistani Fray, Maryam Sharif Is on the Edge of Power, or Prison)

她最近成了她的父亲、前总理纳瓦兹·谢里夫(Nawaz Sharif)的左膀右臂。但腐败指控给她的迅速崛起蒙上了阴影。

本文作者Kyle Crichton是《纽约时报》伦敦分社的资深国际新闻编辑。

翻译:纽约时报中文网

点击查看本文英文版。

本文内容版权归纽约时报公司所有,任何单位及个人未经许可,不得擅自转载或翻译。
Advertisement

About 诗东西 Poetry East West

Chinese-English bilingual magazine (will include more languages), published in Los Angeles USA, printed in Beijing China. ISSN 2159-2772

Leave a Reply

Fill in your details below or click an icon to log in:

WordPress.com Logo

You are commenting using your WordPress.com account. Log Out /  Change )

Facebook photo

You are commenting using your Facebook account. Log Out /  Change )

Connecting to %s

%d bloggers like this: